金光菊栽培指南
分类:菊科金光菊属
原产地:北美
种子类型:普通种和包衣种
植物学特性:一、二年生草本。株高约30至100厘米。茎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全株被毛。叶片顶端渐尖,叶缘有齿。头状花序,有长花序梗。瘦果四棱形,黑褐色,无冠毛。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需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喜潮湿,在高湿的条件下叶片易得病。
用途:适于花境、盆栽和容器栽培,也是良好的切花材料。
穴盘育苗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
温度为20℃至22℃之间。基质中保持较低的ec值,ph值为5.8至6.2。种子萌芽需光。播种前需喷施杀真菌剂,播种后覆上一层薄薄的蛭石以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避免阳光直射,应进行适当遮阴。
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
温度仍保持在20℃至22℃之间。适当降低栽培介质的湿度,但仍不可太过干燥。ec值不可高于0.75,因为根系对高浓度的栽培基质敏感。此阶段可开始施肥,以50ppm至75ppm的完全平衡氮肥为宜。第一、二阶段,需14至24天时间。
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
此阶段温度降低到18℃至20℃。施肥浓度可增至150ppm。
阶段四:炼苗阶段第四阶段的温度、湿度、施肥浓度基本和第三阶段相同。第三、四阶段,大约需10至14天的时间。
栽培管理
1.移栽上盆萌芽后3至4周,可用6至8厘米的花盆进行移植;5至6周后可用10至17厘米的花盆或3至5升的容器移植上盆,两次移植对植株的品质有利。切花用的植株间距以25至30厘米×30至35厘米为宜。
2.基质需排水、透气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20%至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至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以内的缓释肥。要求基质中含有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元素,ph值为5.8至6.2。
3.光照长日照植物。长日照有利于花芽进行分化。保持高光照水平,有利于茎干的粗壮和植株品质的提高。冬季和早春,盆栽和切花产品都需进行补光,夜晚可中断补光。一段时间的短日照可控制植株生长。移植后2至5周置于短日照的条件下7至10天,可促进株形紧凑。之后再转变成长日照。
4.温度生育适温为18℃至25℃。
金光菊生长需温暖的气候。温度在16℃以下将延长三周以上的栽培时间,并会导致叶片变红。不耐霜冻。
5.肥料需肥量中等。每周施用100ppm至150ppm的氮、钾平衡肥,避免高铵和高氮水平。为了防止镁和铁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5%的硫化镁1至2次,及铁螯合物1至2次。
6.切花当花朵开放且茎干变强健时,即可进行切花生产。瓶插周期为8至12天,不适宜在冷室储存。
7.栽培提示喜低湿、通风透气的栽培环境。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分干燥,过于干燥会导致叶缘坏疽。在冷室中栽培严禁从植株上方浇淋,且后期湿度不能过高,以防灰霉菌的孳生。
推荐品种:
‘滔滔’株高约30至40厘米,早生,单瓣大花,多花性,花径约5至7厘米,株形紧凑,花茎强壮密集,分枝佳。以10至12厘米口径花盆栽培的迷你盆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货架期长,在长日照条件下花开不断。颜色有金黄色、柠檬黄、混合色等。
‘玛雅’株高约40至50厘米,是矮生的重瓣花金光菊品种。基部分枝佳,茎干更强健,花完全重瓣,金黄色,花径约8至10厘米,花期长。
‘草原阳光’株高70至80厘米,单瓣大花,花金黄色,芯部绿色。抗性强,极耐旱,是花坛和花境极好的背景材料,也是作为切花的极佳品种。
‘金发女孩’株高约60至70厘米,花橙黄色,完全重瓣。
‘秋色’株高约50至60厘米,花瓣为铜黄色、红色环状纹和红褐色花芯,呈现出秋天般的艳丽色彩,和其他浅黄色和金黄色的姊妹品种形成鲜明对比。‘秋色’非常适合作花坛品种。在风景区,花径12厘米的‘秋色’可与其他花坛植物或观赏草配合装饰花坛。
‘响音’株高约45至50厘米,花色独特,花瓣金黄色,基部大轮的红褐色环状纹,特大花,花径约12至15厘米。
‘冠冕’株高约75厘米,花重瓣率很高,特大花,花径为12至15厘米,花瓣金黄色带黑芯。
‘科多巴’新品种,株高约45至50厘米,分枝性佳,高度和‘响音’相似。花瓣红色环状滚金黄色边,多花性,是布置花园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