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果别称旱莲木、野芭蕉、水漠子等,为蓝果树科喜树属草木喜树的果实,入药具备清热解毒、散结消症的成效,对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肠癌、肝癌、白血病、牛皮癣、疮肿等病症有医治感化,上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喜树果的成效与感化吧!
喜树果的药用成效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脾、胃、肝经。
【成效】清热解毒,散结消症。主治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肠癌,肝癌,白血病,牛皮癣,疮肿。
喜树果的药理作用
1、抗肿瘤感化:喜树果的醇提取物对生物移植性肿瘤均有必然抑制作用,所含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备很强的抗癌活性,体外对白血病L1210有分明的抑制作用,对HeLa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2、免疫抑制感化:喜树碱小鼠小剂量腹腔打针延续9次,对肿瘤相伴免疫性有分明的抑制作用,大剂量40毫克/公斤1次打击对免疫抑制较小。喜树碱惹起的免疫抑制是临时的,停药9天免疫功用得以规复。
3、其他感化:喜树碱和1O-甲氧基喜树碱体外对疱疹病毒均有分明抑制作用。喜树碱5毫克/公斤,逐日1次,延续1~3次灌胃或皮下注射,对交配后7~9天的大鼠和交配后7天的家兔均可100%抗早孕。
喜树果的药用选方
1、治胃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喜树果研末,逐日1次,每次6克。
2、治白血病:喜树果30克,仙鹤草、鹿衔草、岩株、银花、凤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饮。
局部专业知识转自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