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1-12-27 作者:很明显 来源:植物之家

鹿茸,中药名。为鹿科鹿属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等雄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主治

1、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本品甘温补阳,甘咸滋肾,禀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故能壮肾阳,益精血。

2、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本品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3、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本品补肾阳,益精血而兼能固冲任,止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本品补阳气、益精血而达到温补内托的目的。

5、西医诊为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不孕症属肾阳不足者,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属于冲任不固证者,肌肉深部脓疡、血栓闭塞性脉管属于精血亏虚、久溃不敛者。

用法用量

内服: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奎宁、阿托品、盐酸麻黄碱等生物碱合用,可产生沉淀,减少药物的吸收。

(2)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可产生强心苷中毒。

(3)不宜与排钾利尿药(如利尿酸、呋塞米、乙酰唑胺等)同用,可导致低钾血症。

(4)不宜与降血糖药物同用,鹿茸含有糖皮质激索样物质,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可以减弱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5)不宜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同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6)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药合用。

(7)不宜与水合氯醛同用,可以产生拮抗作用。

2、饮食禁忌:忌瓜果生冷;禁食富含单胺的食物和饮料,如奶酪、酸奶、动物肝脏、腌鱼、香肠、腊肉、蚕豆、扁豆、巧克力、酵母、腐乳、罐头无花果、菠萝、啤酒、葡萄酒、柑橘类果汁等,否则可因酪胺大量吸收造成血压急剧上升。

注意事项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奎宁、阿托品、盐酸麻黄碱等生物碱合用,可产生沉淀,减少药物的吸收。

(2)不宜与强心苷合用,可产生强心苷中毒。

(3)不宜与排钾利尿药(如利尿酸、呋塞米、乙酰唑胺等)同用,可导致低钾血症。

(4)不宜与降血糖药物同用,鹿茸含有糖皮质激索样物质,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可以减弱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5)不宜与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同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6)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药合用。

(7)不宜与水合氯醛同用,可以产生拮抗作用。

2、饮食禁忌:忌瓜果生冷;禁食富含单胺的食物和饮料,如奶酪、酸奶、动物肝脏、腌鱼、香肠、腊肉、蚕豆、扁豆、巧克力、酵母、腐乳、罐头无花果、菠萝、啤酒、葡萄酒、柑橘类果汁等,否则可因酪胺大量吸收造成血压急剧上升。

化学成分

从鹿茸的脂溶性成分中分离出雌二醇、胆固醇等,其中雌二醇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雌酮,为鹿茸雌激素样作用的主要成分。鹿茸中的氨基酸,以甘氨酸含量最丰富,还含有中性糖、葡萄糖胺,鹿茸灰分中含有钙、磷、镁等,水浸出物中含多量胶质。

药理作用

大剂量鹿茸精使心缩幅度缩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中等剂量鹿茸精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明显增强,心缩幅度增大,心率加快,结果使心脉搏输出量和百分输出量都增加。鹿茸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应激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2、《本草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3、《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久服耐老。”

4、《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脊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又主赤白带下。”

5、《日华子》:“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杀鬼精,安胎下气。”

6、《品汇精要》:“助阳气。”

7、《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8、《本草切要》:“治小儿痘疮虚白,浆水不充,或大便泄泻,寒战咬牙;治老人脾肾衰寒,命门无火,或饮食减常,大便溏滑诸证。”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阳痿不举,小便频数,如鹿茸酒,与山药浸酒服。

2、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与当归、乌梅膏为丸(《济生方》)。

3、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元气不足,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证,常与人参、黄芪、当归同用,如参茸固本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4、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与骨碎补、川断、自然铜等同用。

5、治崩漏不止,虚损羸瘦,与乌贼骨、龙骨、川断等同用,如鹿茸散(《证治准绳》)。

6、治白带过多,可配狗脊、白蔹,如白蔹丸(《济生方》)。

7、治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常与当归、肉桂等配伍,如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相关配伍

1、鹿茸配熟地黄:鹿茸长于补肝肾之阳而益精血;熟地黄善于补肝肾之阴而滋阴养血。两药配伍,可补肝肾阴阳精血不足。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腰痛、眩晕、耳聋、妇女阴寒带下、胞冷不孕者。

2、鹿茸配阿胶:鹿茸长于益精血、固冲任;阿胶善于滋阴养血。两药伍用,可增强温补肝肾,固崩止带之功。适用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等。

3、鹿茸配人参:鹿茸长于补肝肾,助阳益精;人参善于养心脾,益气生津。两药配伍,增强大补气血,益精填髓。适用于心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阳痿遗精、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4、鹿茸配肉苁蓉:鹿茸长于补肾助阳;肉苁蓉善于补肾益精。两药配伍,增强补肾助阳,添精益髓的功效。既适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等,又可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筋骨痿软等。

5、鹿茸配山药:鹿茸长于补肾助阳,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山药善于健脾益气,滋肾涩精,平补阴阳。两药相配,脾肾双补,阴阳并调。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眩晕耳鸣,疲乏无力,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白带过多等。

6、鹿茸配狗脊:鹿茸长于补肾助阳,强筋壮骨,调理冲任;狗脊善于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缩尿止带。两药相配,增强了温补固摄,补益肝肾,固崩止带的功效。适用于下焦虚寒,冲任不固,崩漏下血,白带过多等。

7、鹿茸配当归:鹿茸长于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固崩止带;当归善于养血补虚,活血调经,散寒止痛。两药配伍,增强了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固崩止带,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冲任不固所致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8、鹿茸配黄芪:鹿茸长于温补精血,外托疮毒;黄芪善于补气生肌,托毒排脓。两药伍用,增强补益气血,托毒排脓的功效。适用于疮疡脓成不溃,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

9、鹿茸配肉桂:鹿茸长于补肾助阳,强筋壮骨,调理冲任;肉桂善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两药伍用,增强了补元阳、益精血之功。适用于肾阳虚衰,气血不足诸证。

鉴别用药

1、鹿茸、鹿角胶、鹿角、鹿角霜:四者均源于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味咸性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壮元阳、益精血、强筋骨,善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诸证。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亦各有偏重。鹿茸味咸,温补力最强,多用于肝肾不足、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及筋骨软弱重证;又能固冲任带脉,温补托疮,可治冲仼虚寒、崩漏带下及阴疽久溃不敛、脓岀清稀。鹿角胶味甘黏腻,温补力次之,长于止血,药力较鹿茸缓和,可治虚劳嬴瘦、阴疽内陷及吐衄崩漏尿血而偏于虚寒者。不入煎剂,烊化冲服,脾虚便溏者忌服。鹿角味咸,熟用温补,温补力更次而少用;生用又能行血散瘀消肿,常用治疮疡乳痈肿痛等。鹿角霜味咸,温补力虽最小,但不滋腻,每用于肾阳不足又兼脾胃虚寒、呕吐、食少、便溏而不受补者。

2、肉桂与鹿茸:两者均味甘而入肝、肾经,同具补元阳、益精血之功,可用治肾阳虚衰,气血不足诸证。然肉桂辛热,又入脾、心经,补益之力较弱,但长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更有鼓舞气血生长的作用,故适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胸痹,经闭,痛经,以及久病体虚气血不足。鹿茸咸温,为血肉有情之品,尤善于补益精血,既能壮肾阳,强筋骨,起痿弱,又能调冲任,托疮毒,故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肝肾不足,妇女崩漏带下,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

3、雪莲与鹿茸:两药均归肝肾经,均可温肾壮阳,温补下元,调理冲任,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和下元虚冷,肝肾不足的崩漏下血。但雪莲辛散祛风,苦燥温通,有散寒除湿,温经止痛之效,用治风寒湿痹较佳,尤宜于风寒湿痹兼见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者。雪莲又入肺经,可温肺散寒化饮,用治肺寒停饮,咳嗽痰稀。鹿茸甘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为壮阳起痿,补精填髓的要药。鹿茸又能强筋健骨,外托疮毒,故用于精血不足,骨软行迟,神疲消瘦,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

4、附子与鹿茸:两药均有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所致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然附子有大毒,又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故为治亡阳证之首选药。附子又可用于阴寒水肿、阳虚外感、自汗、胸痹冷痛等。附子彻内彻外,善逐风寒湿邪,有温经止痛,通痹散结之功,故又可用于素体阳虚,寒湿偏盛,关节掣痛,屈伸不利寒痹重证。鹿茸又能强筋健骨,外托疮毒,故用于精血不足,骨软行迟,神疲消瘦,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

相关药品

强龙益肾胶囊、补肾益脑片、调经促孕丸、参茸固本片。

相关方剂

十补丸(《济生方》)、人参鹿茸丸(《医级》)、鹿茸丸(《圣济总录》)、小鹿茸丸(《魏氏家藏方》)。

药膳食疗

鹿茸虫草酒:

功效:补肾壮阳。

原材料:鹿茸20g,冬虫夏草10g,高粱酒500ml。

做法:将前2味药剂切薄片,置容器中加入高梁酒密封,浸泡10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日1次。每次20ml。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雄鹿长出的新角尚未骨化时,将角锯下或用刀砍下,用时燎去毛,切片后阴干或烘干入药。

炮制方法

1、鹿茸:取原药材,燎去茸毛刮净,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不断灌入热白酒,至灌满,浸润至透,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干燥。

2、鹿茸粉:取原药材,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

3、乳制鹿茸:取净鹿茸,置蒸笼内蒸透切片,再用钳子夹着茸片蘸乳汁,在无烟炉火上烤炙至汁尽呈黄色,晒干。每鹿茸片1kg,用牛乳0.5kg。

4、酒鹿茸:取鹿茸片置文火上烘热,投入白酒中淬,淬后再烘,如此反复3-4次,至白酒被吸尽显灰黄色,周边起小泡并有酥香味,酥脆,研细。每鹿茸片1kg,用白酒1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鉴别

1、取本品粉末0.1g,加水4ml,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钟,显蓝紫色;另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2滴,摇匀,滴加0.5%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

2、取本品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鹿茸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氨酸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1、梅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1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4-21cm,锯口直径4-5cm,距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略细;顶端钝圆而微弯。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红黄色或棕黄色的细茸毛,下部毛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面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2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疏而粗。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而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往往骨化,质较重,无腥气。

2、马鹿茸:较粗大,分叉较多,1个侧枝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个者习称“三岔”,4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青灰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饮片性状

1、梅花鹿茸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表面粉白色或浅棕色中间有蜂窝状细孔,外皮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粗糙红棕色或棕色,质坚脆。气微腥,味微咸。角尖部称“血片”或“蜡片”,表面浅棕或浅黄白色,半透明,微显光泽;中上部称“粉片”,表面黄白色或粉白色,中间有极小的蜂窝状细孔;下部称“老角片”,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有明显的蜂窝状细孔。鹿茸粉为灰白色或米黄色粉末,气微腥、味微咸。乳制鹿茸形如鹿茸片,表面显黄色酒鹿茸形如鹿茸粉,灰黄色,气香。

2、马鹿茸为圆形或类圆形薄片,表面米黄色或灰黑色,中间有细蜂窝状小孔,外皮较厚,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周边灰黑色,质坚韧,或坚脆,气微腥,味微咸。血片表面半透明,微显光泽。粉片老片有蜂窝状细孔。马鹿茸粉为米黄色或灰黑色粉末,气微腥。乳制马鹿茸、酒马鹿茸形如乳马鹿茸,表面色泽较深。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