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1-10-16 作者:吴三桂丶 来源:植物之家

鲜地黄,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exFisch.etMey.的新鲜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主治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主治

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烂敷;或取汁涂搽。

化学成分

地黄的化学成分以甙类为主,其中又以环烯醚萜甙类为主。从鲜地黄分得的环烯醚萜甙有:益母草甙,桃叶珊瑚甙,梓醇,地黄甙A、B、C、D,美利妥双甙,都桷子甙,8-表马钱子甙酸,筋骨草甙,6-O-E-阿魏酰基筋骨草醇,6-O-Z-阿魏酰基筋骨草醇,6-O-香草酰基筋骨草醇,6-O-对香豆酰基筋骨草醇,6-O-(4′-O-α-L-吡喃鼠李糖基)香草酰基筋骨草醇,焦地黄甙A、B等;以梓醇的含量最高。又含糖类:D-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甘露三糖,毛蕊花糖,以水苏糖的含量最高,达64.9%。还含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氨基酸以及葡萄糖胺,D-甘露醇,磷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1-乙基-β-D-半乳糖甙,腺甙及无机元素等。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生地黄水煎剂300mg(生药)/只灌胃,每日1次,连续7d,对小鼠脾脏中玫瑰花形成细胞(RFC)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生地黄的RFC数/106脾细胞为5250个,而对照组的RFC数/106脾细胞为7500个。生地黄可明显促进刀豆球蛋白A(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其促进DNA合成的最适浓度为200μg/ml,DNA合成高峰在48h。对白介素-2(IL-2)产生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证明生地黄对D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IL-2的产生基本上是平行的。生地黄对小鼠脾脏抗原结合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对人的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生地液与植物血凝素或刀豆球蛋白A(ConA)共同培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有促进转化作用。

2、对内分泌的影响:生地黄能纠正甲亢大鼠肾脏β-受体数量的增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到正常。有资料进一步证明了生地黄治疗甲亢大鼠后,使其增加的肾脏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恢复到正常,因此认为从分子水平调节β-受体的最大容量可能是生地黄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生地黄煎剂给家兔灌胃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束状带与网状带细胞的厚度也属正常,家兔在较时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生地黄,可部分拮抗激素单独使用时出现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3、其他作用:生地黄能加快小鼠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作用。离体兔心灌流实验表明,生地黄0.2-1.0g有减少冠脉流量的作用,对心脏无影响;中剂量0.5g和大剂量1.0g能减慢心率。

相关论述

1、《别录》:“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皆捣饮之。”

2、《药性论》:“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亦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3、《食疗本草》:“主齿痛,吐血,折伤。”

4、《四声本草》:“黑须发。”

5、《医学启源》:“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三:凉血一也;(除)皮肤燥二也;去诸湿(热)三也。”

6、《珍珠囊》:“凉心火之血热,泻脾土之湿热,止鼻中之衄热,除五心之烦热。”

7、《眼科全书》:“散血,凉血,活血,生血,及凉心肾,治眼。”

8、《本草新编》:“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热血妄行,或吐血,或衄血,或下血,宜用之为主。

9、《本草从新》:“泻丙(小肠)火,清燥金,平诸血逆,消瘀通经。治吐衄,崩中,热毒痢疾,肠胃如焚,伤寒瘟疫痘疹,诸大热,大渴引饮,折跌绝筋,利大小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热病,初觉烦躁头痛,腰脚疼:地黄汁三升,黄芩二分,生姜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药,细锉黄芩、生姜二味,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黄、蜜,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圣惠方》解毒饮子)

2、治妇人伤血不止,兼赤白带下:生地黄汁、益母草汁半碗。上件药,取水半盏,同煎至七分,日三五服。(《普济方》地黄益母草汤)

3、治伤寒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并治鼻衄、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水煎,分三服。(《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4、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炼成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圣惠方》)

5、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医心方》单神方)

6、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生地黄、白茅根各半两,葱白二茎。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7、治因劳损尿血不止:生地黄汁五合,车前叶汁五合,鹿角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上件药,将二味汁相合,每于食前暖一小盏,调下胶末二钱。(《圣惠方》)

8、治产后小便出血:生地黄、生刺蓟各半斤。上捣纹汁,每服一小盏,食前饮下。(《普济方》)

9、治心热肠风脏毒出血: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黄连四两,二味拌匀晒干。上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医统》千金地黄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早地黄在10月上、中旬;晚地黄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野生品春季亦可采挖。采时仔细深挖,不要挖断根部,除净茎叶、芦头及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亦可在挖出后不洗即以干砂土埋藏,放干燥阴凉处,用时取出,可保存2-3个月。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及芦头。用时切成段或片。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9-15cm,直径1-6cm。表面浅红黄色,具纵直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的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以条粗长直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玄参科地黄属地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开;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道地产区

主要为栽培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以河南温县、博爱、武陟、孟县等地产量大,质佳。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等地的野生地黄亦作鲜地黄入药。

生长环境

主要为栽培,亦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

生长见习

喜温暖气候,较耐寒,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二合土,肥沃的粘土也能栽种。忌连作。前作宜选禾本科作物,不宜选曾种植过棉、芝麻、豆类、瓜类等的土地,否则病害严重。

繁殖方式

根茎繁殖为主。种子繁殖多在培育新品种时应用。

栽培技术

根茎繁殖:种用根茎来源于倒栽法、窖藏及春地黄露地越冬等,但以倒栽法的地黄种产量高、质量好。具体方法是7-8月在当年春季栽种的良种地黄地内,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根茎,挖起折成4-5cm短节,稍风干后,按行距10-30cm,株距5-10cm,重新种到一块充分施足底肥的地里,适当除草,追肥,雨后注意排水,第2年春季随挖随栽。栽种地黄一般在日平均温度为18-21℃时最好。如北京在4月上、中旬,重庆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河南早春地黄在4月上、中旬;晚地黄(或麦茬地黄),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种时在垄或畦上开沟,沟距33cm,每隔15-20cm,放种栽一节,覆土3-4cm,压实表土后浇水。每垄种2行,每畦3-4行,苗出齐后,选阴雨天补苗,栽后1月左右匀苗,每穴留1株健苗,封行前,浅薅2-3次,并铲去陆续生出的多余苗。

病虫防治

1、斑枯病可选抗病品种,清洁园地,发病初期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还有地黄枯萎病、大豆胞囊线虫、轮纹病等为害。2、虫害有棉红蜘蛛,发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防治。蛱蝶,在其幼龄期用敌百虫等防治。


热门关键词